市场赚钱效应升温,风格却不断切换,抓住低吸潜伏的好时机!立即开户,踏准节奏,不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来源:马克论基

年末了,人容易感怀,正如不顺时容易做诗一样,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一感怀还真能记起很多东西,那说明“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不过,还是写一写,免得忘记。

ST公司。这个事不是亲身经历,但想来不会有错,因为几个同事这样告诉我。职业工作之一,就是调研私募公司,业绩好的天然在调研之列。某年的冠军吧,简写ST。到了约定的地点,定眼一看,楼下是一间卡啦OK厅,使得大家冷汗直流。见面聊起为啥前几年业绩不好,答曰:那是别人做的,不是我的业绩。临末了,说“给大伙带个话,明年我们还是冠军!”。说得大伙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后来,这个基金又挖了一个深坑,然后,换了一个马甲重新来过。

YD公司。大约是在2015年,那时候行情火热啊。不知是哪位朋友介绍来一公司,说该公司是民间股神操盘,水平很高,从几十万赚到几个亿。目前市场呼声很高,一定大卖,是不是需要引进。作为品控的我,当然不能放过一个好基金,也不希望引进一只坏基金,就约了上门调研。进了门,对面股神高深莫测,发问就可能碰到“机密”,尽管都是一些陈年操作的问题。语焉不详之下,“农民心态”的我当然也就兴趣索然。环顾之下,靠墙的桌子上乱七八糟地堆着一些物件。定晴一瞧,会议室里凑不齐四把型号一样的椅子。当然没有谈得如何,就悻悻然回了。

当然也没有引进,自己都不想买的,怎么敢引进呢?后来,听说大卖了,十亿,几十亿,百亿,再后来,受到了证监会处罚,再后来,声音渐渐听不到了。

S公司。上海的一家公司,名字真是忘了,姑且称为S公司。那真是很久的事了,大概是2010年左右的事。问既然公司的几位合伙人,为何财务自由了还出来做私募呢?对方告诉我们说,主要是为了和王亚伟一争高下。那个时候王亚伟正是公募一哥,是基金业的一面旗帜,是神话般的存在。即使现在,6年10倍,年化50%的业绩,仍然无人能破。吴承恩说“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成眠;承恩的,袖蛇而去。”投资为了排名,特别是一两年的排名,无异于缘木求鱼,出发即可预见终点的结局了。至于现在那些哥们如何,想到业绩不会太好,因为都没有听说过了,而我还是爱打听的,只要是业绩好的,不管长短,都会去问一问。

CY公司。老总是某某大赛冠军,又是主观加量化选股,挨不住朋友一直介绍,电话联系了。印象最深的是,接通电话的话:是约调研是吧?行啊,我们等下午收盘搞一个。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后来,见到了真人,明星潮范十足,感觉衬衣的领子特别宽似的,总是翻在西装外面,粉红色的衬衣也是清新脱俗,一改金融圈的黑白灰的性冷淡风--据说,这显得高端。后来,就没有后来了,违规举牌、创造人撕B,网上新闻,好像还住牢了……

X公司。X代表神秘,比如X档案。这个公司也是名字忘了。但是忘不了的是神秘,进入公司,大堂画个一个大大的八卦,凭记忆,卦象好像是地风升。这还不是奇特的,奇特的是公司的介绍册子,上面的一位基金经理曾是一个公司的投资总监,而介绍给我们听的主人,其实并不是这个行业的,照其说法,是要做一个大的平台……

W总的助理。w总之前也是认识的,但是在出名之后,我已经把认识两个字深深藏在了肚子里面。约了好久,终于见到W总的助理了。姑且称之为WZ吧。WZ说,我们时间很紧的,这样吧,聊一刻钟,你们尽管卖好了,就我们W总的名字,至少也得二十个亿吧。这让我恍然像是贾府的穷亲戚见到了周瑞家的……。不要问结局如何,新华社不是引用过一副名画么?马在空中飘。

L总。L总是当红炸子鸡,风头一时无两。记忆深刻是在一个路演现场,“你们不要自己买了,放我这里,至少不会亏掉。”为什么打引号,记得这么准确?因为真是太深刻了。当然群情激动起来。听见身边两人小声的对话,一人说:业绩这么好,不会是坐庄,不会是内幕交易吧?另一个说:没事啊,只要是能给我们赚钱,怕什么?其实我也是挺佩服L总的,用另一个朋友的话说“是一条汉子”。但后来,业绩不好,拍胸脯卖大力丸得来的钱,来得快,去得也快……

C总。见到C总可能还是在从业之前了。那真是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记得是在一个大的酒店,一场大的路演会,为了帮同学凑份子去听一个理财讲演。上来一位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的中年男人。BLABLA,BLABLA……一张PPT讲了一个多小时。当时想,就得做这样专业的人。再后来,发现他做啥啥不顺。

豁然明白,那可能不是专业,而是忽悠、傲慢以及轻慢。而成功的素质是真诚、谦虚和厚重。

……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回忆痛苦是痛苦的,有机会还不如一起吹吹牛皮。嗯,还有那些冰山下的陈芝麻烂谷子就不写了,我有故事,你有酒吗?给我留言。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