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募打响“护壳战”今年40只基金修改清盘条款

记者 李树超

近一段时间,新基金发行日益回暖,而“迷你基金”压力仍未见缓解,不少基金公司打响了“护壳战”:今年以来已有18家公募旗下40只基金通过修改主动清盘条款或公告持续运作,以维持基金的正常运作。

40只基金修改清盘合同

或公告持续运作

近日,富荣基金公告称,以通讯方式召开富荣福康混合型基金持有人大会,审议基金持续运作有关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市场情况,采取相关基金持续运作的措施。

除富荣福康混合外,西部利得新享、前海联合泰瑞纯债、兴业中短债等基金也都发布过提请基金持续运作的议案;另外,鹏华尊享6个月、中银泰享定期开放、海富通恒丰等基金则是修改了基金合同的终止条款,删除了迷你基金自动清盘“无需召开持有人大会”的约定。

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8家公募旗下的40只基金修改了合同中的终止条款或提请持续运作。

“如果基金可以满足持续运作条件,基金公司当然希望尽量留住产品和客户。”上海一家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

沪上一家银行系公募市场部总监表示,基金清盘可能会影响基金公司的声誉,只要还可以想办法继续运作,一般不会轻易清盘;另一方面,即便是“迷你基金”,基金公司也都曾经投入很多资源。迷你基金主动清盘条款并不利于公司资源的有效利用,修改这一条款将为迷你基金处置提供更多选择。

近七成为纯债基金

委外产品面临处置难题

从各家公募修改基金终止条款或提请持续运作的产品类型看,中长期纯债数量最多,达到26只,占比68.42%;权益类基金10只,短债基金、二级债基也各有1只。

“这些中长期纯债基金多数是银行系公募的委外产品。”上述沪上银行系公募市场部总监表示,前些年银行系基金公司拿到的委外定制基金合作较多,随着产品的陆续到期或机构资金的其他安排,产品到期赎回后往往形成“空壳化”。同时,由于这类产品特定的定制投资策略,持续营销的价值不是很大,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定制基金在机构资金赎回后的处置难题。

据这位总监透露,很多定制基金的合同设置了自动清盘条款,修改合同后才可以给基金公司更灵活的处置权:业绩较好的产品、有希望做大规模的基金,公司可能会通过持营或转型继续运作;而缺乏吸引力和市场需求、又会占用较多投研资源和中后台运营成本的基金,不如清盘。

上述上海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也告诉记者,基金公司对基金清盘基本还是常态化的做法。而对于机构定制的基金,机构资金离开后,若没有新的资金承接或者老产品不大符合当前市场需求,也会选择退出市场。

从统计来看,“小微基金”和“迷你基金”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规模不足2亿的基金达到了2017只基金(份额合并计算),占比为26.13%;从产品类型看,同质化的权益类基金最多,达到1376只,占比68.22%,债券型基金510只,占比25.29%;而规模不足5000万的“迷你基金”数量为730只,占比也接近10%。

对于基金一边同质化发行,一边加速清盘的现象,部分业内人士提出,从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应建立基金产品运作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优化基金从申报、获批、发行、运作管理到退出市场的“新陈代谢”的周期。

上述沪上银行系公募市场部总监认为,针对基金同质化发行的现象,监管部门在基金产品审批时可以进行有效规避,实现基金产品供给和市场竞争的平衡;第二,基金生命周期短暂还有渠道方“赎旧买新”的原因,建议监管部门发挥合力,令银行等渠道单方面“赎旧买新”或投资资金“搬家”的销售方式有所收敛;第三,应持续加强基金投顾业务,从源头上改变以投资者频繁交易为商业模式的基金销售行业的痼疾。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