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投资日报】5年目标400亿 泸州老窖重回前三的策略是?|| 【新能源汽车投资日报】钴价上涨叠加一体化趋势 钴资源公司或被重估|| 【独家直播】新能源汽车赛道如何上车抓牛股?

原标题:基金经理自掏腰包买自己的产品,1月以来自购26次,净申购额超2.7亿,这样的产品能否放心跟?

财联社(北京,记者 黎旅嘉)讯,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今年以来有15家基金公司共计自购旗下基金26次,净申购额超2.7亿元。在此背景下,近期也有基金经理对旗下基金进行了跟投,引发市场关注。

如1月28日,鹏华品质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发布公告称,该产品基金经理袁航拟出资100万元认购该基金。而1月18日,华夏睿阳基金经理蔡向阳也以200万元认购了旗下华夏睿阳一年持有混合。

有行业人士就认为,这种基金经理“真金白银”投入的行为,确实可以成为基金投资的参考,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基金经理“自掏腰包”后就一定都能赚钱。投资者投资时还是应把自购基金和对应基金经理的投资优势相结合,“表里如一”的自购基金更具有投资价值。以去年公募基金整体业绩为例,业绩领跑的基金大多还是投研实力雄厚的老牌基金公司旗下产品,与自购行为本身的关系其实并不大。

基金经理频频自购

今年1月份新基金发行市场依然火热。本月也有可能成为史上“日光基”数量最多的月份。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产品也同样“毫不手软”。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今年以来已有15家基金公司已自购旗下基金产品26次,合计自购金额超2.7亿元。而在去年1月全月,公募基金公司合计自购金额1.71亿元,也就是今年1月自购金额或将大幅超越去年1月份总额。上述背景下,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升投资者信心,在今年以来的自购行为中也有不少基金经理认购了自己的产品。

1月28日,鹏华品质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发布公告称,该基金的基金经理袁航拟出资100万元认购该基金。

公告指出,鹏华品质优选混合基金的募集期为1月27日至2月5日,该基金的基金经理袁航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拟于近期出资100万元认购本基金。

据了解,袁航具有12年证券从业经验,6年基金管理经验,现任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一部副总经理。在基金组合管理中,袁航研究深入,持股稳健,持仓周期偏长,换手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事实上,基金经理的自购不仅指向新发基金,部分老基金同样也得到了基金经理的“关爱”。1月18日,华夏睿阳基金经理蔡向阳就以200万元认购了旗下华夏睿阳一年持有混合。

公开资料显示,蔡向阳目前是华夏基金董事总经理,自2007年10月加入华夏基金,他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投资经理等职。

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该基金自2020年3月28日成立,不到一年累计回报已达到67.19%。资料显示,华夏睿阳一年持有期的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港股投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可以兼顾A股和港股投资机会。

自购信心源自不俗业绩

分析人士表示,自购行为背后,固然代表的是对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的普遍认同。不过,进一步来看,基金经理“自掏腰包”的背后又出于怎样的具体动机?

一直以来,基金公司内部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管和基金经理的自购基金动向就备受市场关注。而基金经理自购基金并长期持有,对投资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一方面体现了基金经理对证券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团队综合投资能力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将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更加促进基金经理尽心做好投资,以最大诚意为持有人负责。

而在当下市场环境中,随着行情向纵深发展,操作难度相较此前显著加大,基金经理在当下时点“自掏腰包”的“底气”源于何方?

事实上,基于对价值投资的长期坚守,以及对市场的有效把握,“自掏腰包”100万元的袁航在此前其执掌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均有着不错的表现。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22日,就过去三年比较而言,上证指数涨幅为1.37%,而鹏华先进制造以同期117.01%的净值增长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4;而过去五年,上证指数涨幅为14.17%,鹏华先进制造以同期206.95%的净值增长率显著领先同类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169.78%。

而相比之下,“自掏腰包”200万元的蔡向阳则通过长期思考与投资实践打磨出了独到的投资理念。在实践中他重点关注具备竞争优势的互联网型公司,及那些无法被互联网型公司颠覆的壁垒型公司。他认为壁垒型投资的核心,是通过信息不对称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互联网型投资的核心,则是打破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而蔡向阳极为擅长在两者的矛盾辩证中,发现长期投资机会。

以华夏睿阳一年持有混合为例,其十大重仓股中既有五粮液、茅台等壁垒型公司,也有美团、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且仓位都接近顶格10%,非常好符合蔡向阳精选个股并长期重仓持有的鲜明风格。

整体而言,针对当下,基金经理的自购行为,有资深投资人士就表示,基金经理认购自己的产品后当然也会更多考虑自身利益,从而有动力把业绩做得更好,这确实是个加分项。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仅仅凭借基金经理的认购,就认为该基金值得投资,这些被“跟投”的基金出现亏损的情况也有不少,因此投资者在认购时也切不可“盲目”跟投。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