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徐伯元)在昨日召开的加强海洋城市生态文明与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研讨会上,多位演讲嘉宾都指出,要通过新业态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加强海洋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

    大连舰艇学院原教授、著名海洋专家陆儒德在以《海洋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的海洋战略》为题的演讲中,针对大连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表示,沿海城市往往“由海而生,因港而兴”,大连也是如此。通过发展港口经济和临港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个主题应该抓住。除了发展传统产业,更应该抓住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省海科院研究员高学文在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新高点——碳中和》为主题的演讲中表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海洋碳中和,通过加强海洋碳汇,发展碳汇渔业技术服务和碳交易等新业态,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途径。

    他指出,碳中和,是目前非常热门的概念。海洋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我国又是海洋大国,通过海洋生物碳汇机制来实现碳中和具有很大潜力。

    碳汇渔业,是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把这些碳移出水体的过程和机制,也被称为“可移出的碳汇”。高学文介绍,碳汇渔业不仅有社会价值,还可以通过CDM(清洁发展机制)实现经济价值。碳汇渔业领域应用CDM的收益潜在价值巨大,还有利于引进环境友好技术,推动改善养殖技术,采用健康生态的养殖方法,比如海洋牧场模式。同时,实施碳汇渔业CDM也在技术、资金以及交易上存在一定潜在风险。

    围绕推动实施碳汇渔业CDM,他建议,科研方面,要进行碳汇计量方法的深入研究,建立碳汇渔业的计量标准,对水生生物碳收支、碳循环的探索是一个重要方面。产业方面,应加强碳汇渔业发展,大力扶持海洋牧场建设以及生态养殖发展。政策方面,建设区域性的碳交易示范区、交易所。

    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研究院副院长赵学伟在《海洋牧场建设制度和政策法规概要及全国各地沿海省市海洋牧场建设的一些情况》报告中,介绍了全国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情况。

    海洋牧场,是指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的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养护和恢复,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赵学伟表示,说起海洋,人们经常会想到生态和渔业,而海洋牧场是对两者很好的结合。

    目前,全国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了6批,共136个。按类型分,有养护型38个、休闲型22个、增殖型76个;按海区分,黄渤海区105个、东海区11个、南海区20个,山东省、辽宁省和河北省的示范区数量居于全国前三名。居全国第二位的辽宁省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1个,大连市有22个,辽宁其他地区有9个。大连市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主要集中在北黄海的长海县区域,类型以海参的增养殖为主,比较同质化。

    胶州湾是山东省青岛的“母亲湾”,胶州湾湿地被列为国家重要湿地,同时也是山东半岛南部最大的海湾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在研讨会上,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徐子钧,以《基于生态系统的胶州湾综合监测及保护对策研究》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