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银华基金杯”新浪银行理财师大赛,火热报名中。即日起至9月7日,报名参赛将免费领取管清友、罗元裳、陈凯丰、简七等多位大咖,总价值逾700元的精品课程礼包。【点击领取】

电子、计算机、军工、券商……一个多月前,这些板块还是人见人爱的“男神”,没想到最近却秒变“渣男”了。 最近这A股涨跌不一,似乎谁都无法预测行情究竟演绎到了哪个阶段,但是谁都不舍得离场。有人坚定地看好今年表现强势的医药、科技、消费,但也有人期盼低估值的周期股能够出现补涨行情。

究竟什么是补涨?具体有哪些特征?这一次的补涨行情又来了吗?

喜欢后半段发力的“补涨”

对于补涨,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认为是之前应该涨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涨,等强势股都涨高了以后,没涨的股票开始发力上攻,因此形成了补涨行情。有点类似于长跑比赛,有的选手一开始跑得快,而有的选手擅长后半段发力。

比如2006年、2009年、2014年、2016年以及2019年这五轮牛市行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牛市前期某个特定板块上涨,其他板块涨幅滞后。在市场分化持续一段时间之后,“赚钱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增量资金加速入场,这个时候,低估值品种的性价比开始显现,当领涨板块的基本面预期出现边际弱化,或者低估值板块体现优势时,那些低估值板块就会开启一轮补涨行情,并进一步推动相关指数上行。(来源:方德证券,2020-07-05)

什么条件可能触发牛市补涨?

有时候,补涨行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让大家毫无准备,一不小心就错过了机会。那么,如何判断补涨行情将启动,或者说,有哪些条件可能触发牛市补涨呢?有机构为此总结了两个条件:

其一,行业板块之间存在较大的估值差距,是补涨行情出现的基础。就像当我们在超市买东西时,同样是洗发水,有的品牌不打折,而有的品牌打五折,大多数小伙伴出于性价比考虑,可能就会选择那些打折的品牌。投资也是一样的道理,当部分行业涨幅过小、造成了与领涨行业较大的估值差距时,可能会吸引资金关注。

其二,流动性和基本面的催化,是触发补涨的契机。便宜好货摆在那里,也需要有人发现,如果此时超市发一份宣传单,将打折商品的信息放上去,关注和购买的人也会更多。同样的,补涨行情也需要催化剂配合,这个催化剂或许是这些低估值品种的业绩报告中盈利等数据预期改善,或者是行业其它优势,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市场流动性收紧,导致资金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上升。

比如说,2014年到2015年的金融股补涨,首先就源于估值,当时领涨的医药、科技板块,与金融板块间的估值差到达了2009年以来的高位,为金融股的补涨行情奠定了基础。在此同时,央行对多家金融机构实施流动性支持为金融板块带来利好,沪港通11月正式开通,外资大幅流入配置蓝筹板块也吹响了低估值金融修复行情的号角。银行(申万)指数从2014年11月末的2200点左右一路涨至2015年6月的4200点上方,累计涨幅超过90%。(来源:广发证券,2020-08-25;wind)

这一次补涨行情会来吗?

在今年的牛市行情中,科技股和消费股表现较为抢眼,而采掘、地产、银行、钢铁等周期板块表现则相对滞后。目前市场进入震荡阶段,很多人都在期盼的周期股补涨行情,真的会来吗?

从相对估值情况来看,虽然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补涨,但当前补涨品种比如建材、化工、轻工等行业,与前期强势品种科技、消费的差距还比较大,进一步修复的空间也比较大。

从相对盈利增速角度来看,目前受到较大冲击的周期板块,盈利情况正在一步转好。从目前重点公司年报盈利预期情况来看,周期和可选消费行业的利润增速改善幅度就要强于成长和必需消费,比如中游制造业的净利润增速预期从今年一季度的-55.1%上涨到四季度的8.0%,资源类、建筑业也从今年一季度的-81.2%、-23.9%分别上涨到四季度的-19%、9.6%。在盈利回升过程中,周期板块可能会再次迎来估值修复。

从流动性环境来看,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进一步向信用传导,与历史上几轮牛市中期补涨类似,市场对于估值的敏感度提升,低估值品种的性价比优势也会进一步增强。

当然了,周期股补涨行情可能持续,并不意味着此前领涨的科技股、消费股行情就结束了。成长股的逻辑来自于充足的流动性水平,而价值股的逻辑来自于经济基本面复苏超预期。在全面牛市到来前,大家不妨一手高景气,一手低估值,两端布局,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上述分析来源:太平洋证券,2020-08-18;广发证券,2020-08-25)

相关优选基金:、、、。

附注:

10大券商最新策略

1、中信证券:9月将开启增量资金驱动的中期上涨

A股在9月将开启增量资金驱动的中期上涨:增量资金提供了上行的动力;扰动因素消散打开了上行的空间;基本面表现优异抬升了市场的底线。

首先,海外货币宽松预期强化,预计美元的宽松周期至少持续至明年二季度;国内政策重“定向”而非“转向”,且结构性的流动性引导也更有利于股市;

同时,居民部门增配权益趋势延续,A股相对其它资产吸引力提升;9月A股增量资金流入预计将再次提速。

其次,中美争端带来的扰动高峰已过;创业板注册制平稳落地,涨跌幅放宽并未造成市场冲击;同时,中报已平稳收官,解禁减持的压力高峰已过。

最后,预计国内经济将逐月逐季快速恢复至常态化水平,政策支持下后续动能依然不减;企业盈利超预期,奠定了龙头品种后续业绩基准,抬升了市场的底线,提升了投资者对基本面弹性的预期。

我们预计A股在9月将开启一轮中期上涨,驱动上是增量资金入场而非存量资金博弈,行业层面上是全局性的,行业内分化会加剧。配置上要淡化风格切换思维,强化对顺周期与高弹性品种的配置。

具体建议继续聚焦3条主线:受益于弱美元、商品/能源涨价和全球经济修复的周期板块;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消费回暖的可选消费品种;绝对估值低且已经相对充分消化利空因素的金融板块。另外,可以开始配置调整已基本到位的科技龙头。

相关优选基金:、。

2、海通策略:牛市3浪上涨趋势未变 市场继续向北

①借鉴霍华德·马克思《周期》,用估值和市场情绪衡量股市所处的位置,市场整体水温60度附近,部分行业偏热。

②宏观流动性偏松格局没变只是力度变小、微观资金入市继续,库存周期和政策发力推动基本面回升。

③牛市3浪上涨趋势未变,市场继续向北,阶段性配置均衡,重视券商。

相关优选基金:。

3、方正策略:9月将迎牛市中的阶段性调整 调整空间相对有限

牛市第三阶段的调整期。我们认为9月将迎来牛市中的阶段性调整,核心原因为风险偏好在9-10月份存在阶段性回落的压力,主要是中美关系的变化,越靠近大选,中美关系的风险对市场造成的不确定性越大。其次,参考2005年以来四轮流动性宽松之后逐步收紧对全市场估值的影响,流动性二阶拐点确认之后全市场估值扩张的过程均进入阶段性暂停期。

内松外紧下,调整的空间相对有限,核心在于国内经济延续恢复以及流动性离真正的收紧仍有距离。市场整体格局仍处于内松外紧的状态,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原因在于三点,

一是流动性一阶拐点的出现还为时尚早,过去四轮流动性真正收紧的时间点一般滞后流动性二阶拐点6-12个月,央行8月中旬以来密集投放流动性呵护市场,核心在于保证8-9月份1万亿左右专项债的集中发行,“三个不变”表明稳货币的状态将维持至经济恢复至合理水平;

二是国内政策依然积极有为,10月五中全会将召开,可关注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落地和双循环的具体阐释,“两新一重”中新基建规划、城市群协同值得期待;

三是经济和业绩的好转仍然是牛市第三阶段的基石,7月因为汛情带来的单月回撤不改经济复苏的态势,生产端韧性较强,需求端也在快速恢复。9、10月份风险偏好降低造成一定力度的调整,10月下旬后等美国大选不确定消除后有望迎来牛市第三阶段的主升浪,核心催化剂在于全球经济共振上行预期增强以及风险偏好再度改善,低估值、强周期、高景气板块将带动指数上行。

相关优选基金:。

4、招商策略:盈利修复,蓄力上攻

相关优选基金:。

5、国君策略:震荡抱周期,逢跌加科技

短期处于震荡上沿,中期震荡中枢逐级抬升。短期看,市场分歧的点在于中美和流动性;但中期看,市场的关键仍在于无风险利率下行,贴现率下行和增量资金的作用。当前,短期市场的分歧点在于中美问题和流动性问题。中美问题分歧在于恶化的斜率和程度。尽管中美带动的风险评价在下降,但是伴随总统大选临近,中美恶化的斜率和中方回应的节奏都是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流动性问题上,央行几个月以来流动性平稳甚至“收紧”,让市场担忧货币收紧的节奏。我们认为,结合经济需求修复节奏和央行表态,货币政策转向时点尚未到来。

在这样的分歧推演之下,市场对于风格的预期却过于一致。尽管市场对于流动性存在“宽松”和“收紧”的预期分歧、对于中美问题存在“重要”和“不重要”的判断分歧,市场风格的判断却出奇一致。这在自上而下的分析体系中显得难以自洽。对于周期,市场逐步走向认可;对于消费,市场认为大幅涨跌都不易;对于科技,短期没机会但是中期看当前仍是布局良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我们认为,在阶段性复苏初期,风险偏好存在潜在大幅波动可能性,市场从“看长”到“看短”,各个风格的估值和盈利匹配度回归均衡。这样的风格的一致预期还能飞一会,但在此背后:要么切换,要么下跌。

当前资金格局:配置型有望接棒,顺周期成投资主线。震荡行情下,投资者行为分化,配置型的投资者入场,而投机杠杆活跃度下降,背后体现的是对分子端经济修复与分母端风险评价的侧重。未来从边际上看,有两大看点,第一,经济修复与通胀预期升温,权益类资产的预期收益优于债券,在“房住不炒”、理财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将进一步推动居民部门在资产端增加股票等权益类配置。第二,中美利差高位+人民币汇率强势,有望吸引海外投资者增配人民币资产,北上资金净流入或回暖。在结构层面,在国内经济逐季修复、紧货币宽信用与中美关系紧张的预期组合下,顺周期已成为当前的投资主线。

震荡抱周期,逢跌加科技。(1)顺周期并不等同于低估值,当前的估值和结构、交易阻力、风险偏好是顺周期行情的基础。经济周期和基本面环境是顺周期板块继续占优的动力:当前经济处于扩张前期向扩张后期过度阶段,高频数据显示顺周期板块盈利改善斜率具有相对优势。往后看,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望成为短期催化,新型城镇化、大都市圈政策提升估值天花板。分行业看,银行和保险顺周期方向领头,关注建材、机械、建筑。(2)科技板块同时受益于经济复苏(消费类科技)、5G周期向上与“国内大循环”下自主可控加速推进,兼具中期的盈利弹性与长期的成长空间。短期看,风险偏好下行压制科技板块;中期看,盈利向上使下半年科技板块仍将有明显的投资机会。科技赛道间差别较大,根据PB-ROE和盈利修复节奏,当前科技中新能源>消费电子>云计算>IDC>半导体。

相关优选基金:、。

6、国盛策略张启尧:继续看好机构牛、结构牛 创业板再向3000行

后续,继续保持乐观。不论是外部风险,还是内部宏观流动性边际收紧,都不构成系统性风险。今年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以公募基金为主的机构增量资金持续入市之下,股市流动性极度充裕。因此,机构牛、结构牛将继续。年初以来,A股市场IPO共计募资3300亿元。与之对比,截至7月底,仅偏股公募基金净流入规模便已达到6000~7000亿元,其中7月偏股基金发行创单月历史新高,单月净流入近2400亿元。而8月尽管市场遭遇调整震荡,新发规模仍超千亿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全年偏股基金增量有望达到万亿。与此同时,包括外资、保险等在内的机构资金仍在持续入市。全年各机构资金增量保守估计将达到1.5万亿。因此我们一直强调,今年在以公募基金为主的机构增量资金持续入市之下,股市流动性极度充裕,是今年市场的主要矛盾。后续,以机构增量为主导的双向扩容之下,我们对市场继续保持乐观,机构牛、结构牛延续。

震荡整固后,创业板将继续向3000点进发。创业板的阶段性调整,一方面是大涨后的震荡消化,我们6月中期策略看好创业板3000点后,一个月板块上涨30%。大涨之后短期的调整在所难免,也有利于行情走的更长远。另一方面也有医药板块大跌拖累的结构性因素:本次创业板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医药板块大跌拖累。根据我们的测算,8月4日至20日期间,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大幅回调近9%,同期创业板指中医药生物板块更整体下跌13.5%,以合计30%左右的指数权重,造成了创业板指同期8.7%的跌幅中4.4%的下跌,贡献占比超过50%。后续,我们继续看好医药中长期趋势。短期震荡调整后,医药板块对创业板的拖累也将减小。因此,展望后续,在外部风险已非主要矛盾,宏观流动性也不会系统性收紧,同时股市流动性充裕之下,当前市场大逻辑并未发生变化。我们在中期策略明确看好创业板3000点,当前仍然维持此判断。

相关优选基金:、。

7、兴证策略:市场进入横盘整理阶段 “蓝筹”搭台进入表现时间

市场由前期单边快速上涨,进入横盘整理阶段,前期表现较好的“成长唱戏”会歇一歇,“蓝筹”搭台进入表现时间。中长期看,权益时代,自2019年初开启,指数逐级抬升的“长牛”趋势并未改变。

周期制造,把握补库存,经济复苏主线,如化工、机械、建材、有色等;消费医药,“内循环”下的受益者,核心资产独立牛市已经开启;成长把握局部性机会,如光伏、军工和部分超跌反弹的机会。

相关优选基金:。

8、中银证券:冲击减弱盈利复苏,市场重回上行趋势

9月A股市场预判:冲击减弱重回上行趋势,9月行情可期。盈利回暖,业绩复苏进行时,流动性冲击压力已经得到释放9月市场有望重新回归盈利趋势行情之中。1)盈利方面,企业盈利加速修复,A股尚处于业绩扩张趋势中。2)流动性方面,阶段性冲击已过,市场资金面压力进一步减轻。3)风险偏好方面,中美关系冲击尚存但不改上行趋势。

9、广发策略:当前金融条件宽松暂未转变 关注顺周期板块

当前A股仍处于“盈利弱修复+流动性维持宽松”的权益友好环境,坚定“估值降维”:配置疫情受损链条业绩修复弹性较大顺周期中的阿尔法以及牛市贝塔主线泛化自主可控中估值相对合理的龙头:1、投资内循环(有色、化工、建材);2、金融内循环(非银金融);3、制造内循环(军工、新能源),主题投资关注国企改革(上海、深圳国资区域试验)。

相关优选基金:、。

10、天风策略:产业周期的起落是科技板块估值泡沫变化的更核心因素

在当前A股科技板块整体面临无差别的高估值的情况下,市场又预期下半年的货币和信用回归正常化,股市流动性面临不如7月之前那么好的局面,的确对高估值但业绩一般的股票有影响。但是,如果能找到哪些科技细分行业,未来一年业绩能够伴随产业周期爆发,那么当前就可以给予更高的估值容忍度。

※在“万得基金”APP购买基金,申购费率最低1折起。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趋势行情不容错过!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