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赚钱效应升温,风格却不断切换,抓住低吸潜伏的好时机!立即开户,踏准节奏,不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来源:新沃基金微财富

作者|凯风

来源 | 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

罕见一幕又出现了。

01

时隔11年,CPI再现负增长。

近日,2020年11月经济数据发布,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创下11年新低,这也是继2009年10月之后首次负增长。

无独有偶,同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5%。虽然相比过去有所缓和,但这已是今年以来连续第11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

CPI,反应的是消费物价,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PPI,代表的是工业价格,与实体经济有着密切关联。

一般而言,CPI、PPI双双负增长,且持续一段时间,就意味着经济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

相比于通胀,通缩往往更为危险。

通缩一旦持续,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资产价格也会随之下跌。

历次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都证明了这一点。

02

中国经济进入“通缩时代”?

显然,无论是宏观经济数据,还是日常生活感受,都不支持这一点。

虽说CPI负增长,但货币却在高增。

2020年以来,中国广义货币总量M2增速连续9个月超过10%,远高于GDP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是个货币现象。一般而言,货币只要高增,物价即使不上涨,也不应该出现负增长的极端场景。

市场也给予了一定的佐证。

最近一两个月,姜你军、蒜泥狠卷土重来的报道不绝于耳。葱姜蒜价格集体上涨,生姜价格更是创下近5年的新高。

这显然与通缩型经济,背道而驰。

03

为什么货币高增,CPI指数却出现了负增长?

其一,CPI负增长,主要受到去年高基数,以及“猪周期”的干扰。

这两年,猪肉价格的起起落落,决定了CPI的沉浮。今年年初CPI同比涨幅曾经一度突破5%,如今又下滑到-0.5%,背后都是猪肉价格的影响。

事实上,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CPI仍然同比上涨0.5%。而PPI方面,排除油价低迷干扰,大宗商品价格同样出现了明显上涨。

其二,CPI没有覆盖房价等资产价格,不足以反应现实经济的整体物价全貌。

日前,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发表演讲指出:

CPI反应的只是消费品的价格变化,并没有完整反应整个社会经济的通胀水平变化趋势,资产价格不纳入通胀考虑已经不行了。

所谓资产价格,主要指的是房价。房价虽然一路上行,但从来没有被纳入通胀的衡量体系当中,这就导致CPI与日常感受出现明显背离。

目前的CPI,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医疗等指标。虽然有“居住”一项,但这里的居住只包括房租、水电燃料两项,且房租权重占比不高,与房价毫无关联。

一旦房价纳入通胀,那过去的物价数据恐怕都要全面改写,如今的CPI更不可能出现负增长。

要知道,2020年,全国商品房均价接近1万元。与1998年的2000元均价相比,整整翻了5倍。

这还是全国平均情形。

如果只看核心一二线城市,这20多年,大多数城市的房价恐怕翻了10倍以上,而CPI物价指数涨幅还不到1倍。

谁更接近真实世界,谁更能指导宏观经济决策,可谓一目了然。

04

资产价格通胀,实体经济通缩,这可能更接近现实经济。

当然,实体通缩只是阶段性现象,主要来源于疫情冲击。只要全球疫情能有所缓解,经济逐渐复苏,这轮通缩压力就不足为惧。

一般来说,CPI负增长,意味着降息通道的开启。显然,这一次,央行并不会因为CPI、PPI负增长,就再次步入大降息之路。

货币政策向常态化回归,是大势所趋。

相比通缩与通胀之争,更为核心的问题在于债务风险与金融泡沫。

央行三季度报告已经明确:要稳杠杆也要防风险,且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都可谓这一方面的体现。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对此更是直言不讳:

中国经济复苏走在前面,已经到了研究前期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现在要坚决降杠杆。

至于房地产,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的话最有代表性:

要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从“现在就要坚决降杠杆”,到“房价纳入通胀”,再到“房地产是最大灰犀牛”,这些论断,不只是说说而已。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