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图 03990_0

“公司今年可售货值超过2300亿元,供货端资源充足,销售目标是1500亿元,目前看前三个月销售市场表现良好。”3月25日上午,在2020年业绩说明会上,美的置业主席、执行董事兼总裁郝恒乐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认为2021年市场两极分化会比较明显,经济发达的热点城市上涨压力仍然存在,低量级的城市仍旧不会有好的表现。美的置业从前年以来进行城市升级,陆续往高量级城市布局,因此对今年市场不会有太大担心。”

根据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美的置业会计收入约525亿元,同比增长28%;核心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15%;股息派发调整为末期和中期两期股息,本次派发每股0.8港元,两期合计拟派发每股1.6港元。

对于2021年发展,郝恒乐表示,依然朝着“战略聚焦,实现有质量”方向发展,在区域布局上进一步巩固原有城市升级深耕成果,推出“根据地”策略,通过精耕细作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全面推动精细化管理战略,对标制造业做细管理刻度,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大数字化投入,实现投融资、运营等全流程业务联动,向管理要红利;在服务板块,主要目标是快速拓展第三方规模,丰富服务航道,持续构建第二跑道,为主业赋能同时提升新利润增长点。

对集中供地“不担心”

按城市等级划分,2020年,美的置业合约销售额中73%来自二线及以上城市;按经济区域划分,长三角及珠三角合计占比达65%,有10个深耕城市合计销售贡献占比约一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售未结转金额1178亿元,其中预估一年以内结转的金额约647亿元,为后续业绩稳步增长奠定了基础。

截至2020年底,美的置业土地储备权益建筑面积为4289万平方米,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土储面积合计占比约一半。2020年新增60个地块,合计总土储面积1323万平方米,二线及以上城市占比高达79%,沪苏、浙闽和珠三角区域合计占比56%。在城市更新方面,2020年6个城市更新项目已转化为土储;当前待转化为土储的主要城市更新项目11个,预计可售货值1031亿元。

对于22城集中供地政策带来的影响,“公司不会很担心,一是本身土地储备相对比较丰厚,对未来三年发展游刃有余;二是集中供地考验企业计划铺排、资金筹措和资源整合能力,在这方面美的置业有信心去应对。”郝恒乐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接下来,公司会从多种渠道和以多种方式去拿地,但不会冒进,不会拿没利润和低利润的土地,按照去化量来合理补充土地,聚焦投资高量级和已经进入且深耕的根据地城市。

未来三年内转“绿档”

截至2020年底,美的置业持有现金总量约268亿元,银行授信额度增长至1355亿元,尚未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增长至877亿元,现金及金融资源充裕;2020年新增借款融资利率仅为4.91%,同比大幅下降85BP,多笔公司债利率低于4%。

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依照“三道红线”融资新规,美的置业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8%,较上年同期下降约3个百分点但仍超出阈值;净负债率为79%,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10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为3.38,较上年同期提升0.53。

“美的置业2020年年度指标‘踩一线’,与2019年情况一致,保持位列‘黄档’阵营。”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此,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也向记者表示,“三道红线”融资新规的实施,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限制有息负债的增长幅度,来倒逼企业主动降杠杆、降风险。对于房企而言,是否要快速达成目标,主要还是在于企业对销售规模、利润、杠杆之间做平衡和取舍。

“假如将公司比作一辆车的话,现在是对油门和油箱管住了,明确了企业的赛道规则,我们会坚决按照央行和相关部门要求,以及自身非常清晰的三年规划去降杠杆。目前,美的置业踩了一条资产负债率的红线,计划在2023年全部转为绿档。”美的置业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林戈向记者表示,未来将通过多种渠道去管理资金,首先加快运营效率,保证利润结转增厚净资产规模;第二加快去化速度,提升回款率强化自身造血能力;第三考虑在恰当时候增厚权益类股本;第四控制好拿地比重;第五在不加杠杆基础上优化负债结构,提升银行端融资占比。另外,公司目前两年期债务占比达40%,相对较高,今年要更多地去置换这些融资产品,提高债务久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绩会上,美的置业管理层宣布“一主两翼”战略将升级为“四大主航道”,即地产开发、大服务、睿住科技和商业运营协同发展,构建智慧、健康、绿色科技人居生态链。

总体而言,在郝恒乐看来,未来的美的置业,要以制造业精益运营思维,聚焦高能级城市,不断提升产品力与服务力,实现规模稳健发展,成为动能十足的地产马拉松选手。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