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明年的黄金赛道在哪里】主题直播中,财通证券资管宏观、行业投研军团多位专家强强集结,与花财家族理财达人团一起带来了精彩对话,分享了对2022年A股与科技、新能源、大健康、大消费、钢铁、有色金属等投资赛道的看法。

本周,我们将陆续推出6篇“直播回顾”,再次精读这些灼见。首篇将回顾刘晨悦关于明年宏观策略要点的分析,把握2022年经济大动脉。

刘晨悦

上海财经大学学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硕士。

8年证券从业经验,曾就职于莫尼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源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宏观策略和金融行业研究。现任财通证券资管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

观点精华

★预测2022年中国宏观环境呈现滞内胀外,核心风险点在于美国通胀可能维持高位,加息概率很大,美联储加息对市场冲击程度取决于是否超预期加息。

★当前国内货币政策仍以宽信用为主。

★今年财政后置带来的流动性被动宽松,带来了超预期的股债双涨。

★2022年上半年有望迎来扩散行情,仍然需要警惕下半年联储加息对市场的影响。

★在板块方面,中长期会重点关注基建链条、中游制造、专精特新、绿电等方向。

直播回顾

▍Q1:如果请您回顾2021年印象最深的三个事件,会是哪三个?

刘晨悦:春节结束2月18日以后市场快速调整;3月中旬到7月,由于财政后置带来的流动性被动宽松,带来了股债双涨;7月开始经济数据快速下滑。

▍Q2:如果请您用一个字来预测2022年的中国宏观环境,您认为是什么?

刘晨悦:滞内胀外。

▍Q3:所以通胀是不是影响2022年中国经济的主要因素,滞内胀外具体怎么解读?

刘晨悦:对国内来说,通胀并不是问题,明年上半年CPI可能都不会超过2%,全年高点不超过3%;PPI从现在开始会逐月下行,全年可能也就2%-3%。

但是2022年通胀的担忧在海外。美国经济并不差,居民活期账户资产大幅增长,即便补贴褪去对消费的影响可能也不大,所以看到近期美国服务消费修复的同时实物消费仍然高位,叠加现在的供应链扰动没有明显好转,美国通胀可能维持高位,明年加息概率很大,是2022年的核心风险点。

▍Q4:美联储加息对于我国的影响,对未来我国货币流动性是否会有影响?

刘晨悦:会有影响的。一般我们和联储的货币政策大体上不会反向,比如联储2017、2018年加息的时候,我们也跟随上调了逆回购利率,但也不是完全跟随。虽然我们也一再强调国内的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但是我个人理解这个主要是针对Taper阶段,如果联储真的开始加息,我们的货币政策即便不收紧也会至于大幅宽松。联储加息对市场的冲击程度,取决于是否超预期加息。

▍Q5:12月初这次降准怎么解读,后续是否可能降息?

刘晨悦:此次降准还是比较符合预期的,7月的降准倒是比较超预期。

12月以来一直有这样的预期,但是目前看12月MLF利率没有变化。后面是有这样的可能性,因为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到明年一季度都是比较大的,整体来看,当前的货币政策应对仍然以宽信用为主。

▍Q6:对近期大家关心的汇率问题,您怎么看?

刘晨悦:确实最近几个月人民币汇率非常强势,而且是在美元升值的情况下。主要原因就是前面提到的,美国的实物消费仍然非常好,导致中国从出口持续高位,而且海外疫情不断反复,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中国目前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按照WTO 的统计口径,2020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14.7%,相比于2019 年提高了1.6 个百分点,21年可能更高。

当然,央行也不希望人民币持续升值,因为出口现在是经济最强的支撑,近期就上调了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6月15日也曾经上调,去年10月中旬开始宽松也是汇率的因素。

▍Q7:复盘今年的A股市场,有哪些符合年初预期和超出预期的现象?

刘晨悦:年后2月18日开始的调整还是符合预期的;但是3月中旬到7月,由于财政后置带来的流动性被动宽松,带来了股债双涨,还是比较超预期的,不光是对股票,包括对债券市场来说也是如此。

▍Q8:对2022年A股市场怎么看,哪些板块更有机会?

刘晨悦:可以看到,从2005年开始,除了2015年的特殊市场环境,一般信用回升阶段市场均表现不错,就算不是指数行情,也至少是2012-2013年的显著结构性行情。最近的一轮信用回升周期是2018年10月底到2020年11月。因此,展望到2022年上半年,我们对市场较为乐观,有望迎来扩散行情;但是,仍然需要警惕下半年联储加息对市场的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四季度名义GDP增速可能加速回落至5%左右,远低于8.3%左右的M2增速,意味着剩余流动性四季度转正,一般剩余流动性为正的时期市场都有不错的结构性行情。

行业配置方面,整体思路是随着经济下行,逐渐从上游转向中下游。首先是今年1.8万亿资金结转至明年,关注基建链条、房地产链和中游制造;其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深化改革重点方向,主要是“专精特新”企业;最后,中长期政策明确支持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明年可能达到2万亿,明确支持绿电方向。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