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证指数

进入2020年以来,科技相关主题仍然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关注和投资的焦点。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到5G通信、人工智能,多类高新技术领域获得市场较为持续的关注。

与之相呼应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布局了较为完整的科技类指数体系,覆盖各类高新领域。在结构化行情中,中证科技类指数不仅超越市场整体表现,还跑赢股票型公募基金的整体表现 (见表1)。截至2020年2月21日,跟踪中证科技类主题指数的指数型产品数量合计18只,规模合计约567亿元,为投资者配置科技类公司提供工具,为引导资源配置支持国家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助力。(除特别标注时间外,全文数字统计的时间截点都为2020年2月14日收盘)

一、中证科技类指数体系

中证指数公司已发布科技类指数合计23条,均属主题指数类别。根据涵盖的范围不同,主要分为综合类科技指数与细分类科技指数。

综合类科技指数主要是从产业分布结构来对市场进行刻画,通常涵盖多个行业或领域,名称中多包含“科技”、“创新”等字样,参考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以及科创板对应的六大领域范围,以产品或服务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作为广义上的主题口径确定主题池,从中选取代表性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

细分类科技指数主要聚焦于特定产业或受益于特定技术发展的垂直领域,如人工智能、5G、新能源、半导体、创新药等细分领域,反映从特定高新技术或产业发展趋势中受益的上市公司群体表现。

中证科技类指数主要如下:

此外,中证指数公司在指数编制时还综合考虑了科技型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影响。通常,研发投入型企业在业务环节的顺序上一般带有如下特征或部分特征:企业有产学研合作基础,持续加强研发投入,部分研发成果得以资本化或形成专利,结合生产实践和市场需求将成果予以转化或产业化,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或带来高附加值产品,形成一定技术壁垒,促进企业绩效提升或现金流增加。因此,即便具备相同或近似行业范围的科技类指数,基于不同的选股逻辑,亦能折射出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股票表现。

从美国科技股摇篮——纳斯达克市场来看,其整体即以企业研发为导向驱动业绩成长。将纳斯达克100指数与代表美国大盘与大中盘市场的标普500指数、罗素1000指数比较,前者规模加权平均的研发支出总额及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都接近后两者均值的两倍左右,且差距仍在扩大。反映到业绩成长性方面,纳斯达克100指数过去十年收入和利润的增速分别是后两者均值的三倍与两倍,而股息率仅约后两者均值的二分之一。

二、中证科技综合类指数特点分析

中证指数公司已发布五条科技主题综合类指数,分别为中证科技50指数、中证科技龙头指数、中证科技100指数、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中证高新技术企业指数。

(一)主要编制方法

五条指数都采用自上而下的选股方式,但在产业覆盖和选股指标上有一定差别。产业覆盖方面,科技50指数与科技龙头指数以信息技术、电气设备、通信设备、生物科技、医疗设备及医药为选股范围;科技100指数与研发创新100指数则基于这些行业适当扩充,高新技术企业指数以科技部认定的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上市公司为空间,后三者科技主题口径相对较广。

选股指标方面,五条指数在考察研发投入的基础上,科技50指数以市值代表性为优先,科技龙头指数兼顾企业的行业地位和成长性,科技100指数在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之间平衡,研发创新100指数综合考虑企业体量与行业壁垒,高新技术指数则以企业研发强度为考量因素。

(二)指数行业分布

科技类指数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工业和电信四大行业。其中,科技龙头指数由于行业配比规则,其信息产业占比超60%;而科技50指数和高新技术企业指数信息产业占比近半,并配置较多的工业和医药行业;科技100指数和研发创新100指数信息产业占比约40%,同时有较多权重配置在工业行业。

(三)板块与市值分布对比

从样本股的上市地和所处板块来看,中小板与创业板的合计比重较高,在五条科技类指数中处于34%至56%的范围。其中,科技50指数和科技龙头指数的深市占比都达到约70%,科技100指数与高新技术指数因为各自选股的特定规则,沪深两市占比接近各半。

从样本股当前市值的分布范围来看,除高新技术企业指数外,其余四条科技类指数样本股市值在100亿至300亿区间者居多。其中,科技50指数和科技龙头指数样本股市值在300亿以上的占比近45%,呈现大中盘特点。科技100指数因其相对偏重成长风格的定位,其样本股市值在100亿以下的占比为44%。

(四)前十大权重股对比

以最新一期指数前十大样本股来看,高新技术企业指数权重股包含研发强度较高的小市值公司,其余四条名单均为市值较大的科技股。

其中,中兴通讯、海康威视、恒瑞医药、京东方A、立讯精密、恒生电子等代表性股票大多进入前十大名单。用友网络、汇顶科技等各行业成长性较好或研发强度较高的股票分别在科技龙头、高新技术指数中为前十大权重股。三一重工、中国中车等制造业龙头则进入了研发创新100指数和科技100指数前十大名单。

(五)历史走势对比

以2014年6月30日为基日至2020年2月21日,五条指数的年化收益约分布在15%至20%范围内。高新技术企业指数采用研发强度选股并等权,走势在2015年和2017年分化明显,近两年表现趋同。

三、中证科技细分类指数特点分析

目前,细分类科技指数主要覆盖通信技术、电子、半导体、人工智能、云计算、创新药等领域。

(一)通信主题指数

通信产业从早期的2G时代到如今5G商用,通信技术不断革新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目前已有三条相关指数聚焦于通信技术主题以及5G通信主题。其中,5G通信主题指数聚焦于5G通信产业链的发展,选取当前产业链发展阶段中参与建设和应用5G通信技术的上市公司;5G产业50指数将5G产业链所有环节的相关上市公司全部纳入备选范围,从中选取市值规模较大且营收水平相对较高的股票;通信技术主题指数包括5G通信、光通信、量子通信、卫星通信等多个通信技术领域。

从前十大权重股来看,5G通信主题指数、5G产业50指数二者较为接近,例如中兴通讯、信维通信、兆易创新等,但后者的样本股涵盖更多应用领域企业,例如四维图新、浪潮信息等受益于5G技术发展的上市公司。通信技术主题指数覆盖范围较另外两个指数相对更广,样本股纳入海格通信等卫星通信领域公司。

(二)电子/半导体主题指数

目前已发布四条电子硬件相关指数,包括两条电子指数,两条半导体指数。电子指数均以电子设备等相关硬件为选样对象,其中中证电子指数覆盖范围相对更广,包含半导体、电脑与外围设备生产、电子设备和消费电子,中证电子50指数则不含消费电子相关股票。

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电脑的更新换代,人工智能产业的兴起,半导体产业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目前已发布两条半导体指数,一条为半导体行业指数,主要根据中证行业分类构建,样本股以半导体生产及封测企业为主;另一条为半导体产业指数,覆盖范围相对较广,纳入了上游半导体材料供应以及下游部分半导体应用行业。

从前十大权重股来看,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和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样本股重合度较高,后者纳入了如三安光电、京东方等光电子企业,整体覆盖企业范围更广;两条电子指数不仅纳入了半导体相关公司,还选入了海康威视等电子设备的上市公司,其中中证电子指数选入了TCL科技等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

(三)人工智能主题指数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较快,相关产业覆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穿戴等应用场景。目前三条人工智能指数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界定为人工智能主题公司。其中,中证人工智能50指数反映人工智能主题池中较具成长潜力的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选取人工智能业务占比相对较高的50家上市公司股票为样本股;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覆盖股票范围相对较广,样本数量为100只。

从前十大权重股来看,三条指数样本股较为接近,均选入了海康威视、科大讯飞、浪潮信息、用友网络等涉及人工智能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个别指数还纳入了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芯片设计、制造的相关公司,如兆易创新、中科曙光等。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基于相关业务比例高低对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进行了权数调整,例如科大讯飞经调整后的权重超过海康威视,成为该指数第一大权重股。

(四)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

目前已发布两条相关指数,分别为大数据产业指数、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大数据产业指数主要选取涉及大数据产业的整个上下游上市公司,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主要选取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以及提供数据存储和基础建设的相关上市公司。

从前十大权重股来看,两条指数样本股相近程度较高,均选入了用友网络等涉及大数据运用并提供云服务的上市公司,以及为大数据平台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公司,如浪潮信息、紫光股份等。另外,大数据产业指数中还纳入科大讯飞、四维图新等上市公司,而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不含此类大数据应用领域企业。

(五)新一代汽车主题指数

新一代汽车发展方向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新能源和智能驾驶。目前已发布三条相关指数。其中,新能源汽车主题有两条指数,主要覆盖锂电池等新能源汽车所需独特设备或零件展开选取,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覆盖范围更广,包含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上下游相关公司。智能汽车主题指数是从汽车智能化方向进行选股,样本股中为汽车提供智能化软硬件的上市公司较多。

从前十大权重股来看,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样本股总体较为接近,主要为新能源电池的电气设备相关公司,后者覆盖范围更广,纳入了例如上汽集团等整车企业。智能汽车主题指数样本股主要为信息技术类公司。

(六)创新药主题指数

2016年以来,国内创新药产业发展环境显著优化,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目前三条创新药主题指数均包含两类上市公司,一类为有创新药品在海内外上市或者正在进行创新药研发,且研发阶段至少进入临床三期阶段的上市公司,另一类为属于创新药研发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例如CMO、CDMO等相关上市公司。创新药30指数在上述主题池中选取研发投入较高且具备一定成长性的上市公司,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则覆盖沪港深市场创新药上市公司。

从十大权重股来看,创新药30指数结合研发投入与成长指标进行选股,不含乐普医疗、华东医药等研发投入相对较低的公司,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则纳入了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等港股上市公司。

免责声明

本报告文集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及其所含任何信息均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其他投资工具或任何交易策略的依据或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报告或其所含任何信息而造成的损失,我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报告文集版权归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

       本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指数”)提供,受中国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及相关法律保护。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中证指数与第三方另有约定外,本微信公众号展示或提供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商标、商号、服务标记、文本、图片、设计、音频、视频、指数数据、行情信息等)的知识产权均属中证指数所有。在遵守中国有关法律与本声明的前提下,任何机构或者个人可基于非商业目的浏览、下载本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但非经中证指数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介上予以转载。

       “中证®”、“中证指数®”、“中证行业分类®”、“中证债券估值®”、“CSI®”、“CSI 300®”、“沪深300指数®”、“indexpress®”、“e-index®”及其他与中证指数及其所提供产品及服务有关的商标均归属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或中证指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或中证指数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

       中证指数可随时修改或更新本微信公众号的任何内容。中证指数不对本微信公众号所提供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网站内容而造成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因有关内容不准确、不完整而导致的损失,中证指数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