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俊鸣

又到一年一度的“十一”长假,每逢假期来临前,不少投资者会纠结“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纠结于此的原因就在于长假期间A股休市但国际市场照常交易,其间产生的震荡往往会在节后首个交易日对A股形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今年“十一”长假适逢国庆和中秋双节同庆,十月份的前11天有多达10天休市,更加剧了投资者回避不确定性的观望情绪。不过,无论是往年经常出现的“节前下探、节后走高”的波动节奏,还是今年上证指数突破之后围绕60日线强势整固的走势,“十一”长假前的震荡大概率会成为低吸布局的良机,“有底仓,不心慌;拿好股,过好节”或许是胜算较大的操作策略。

“先蹲后跳”是“十一”前后的常态

对许多投资者来说,长假休市意味着不确定性,无法及时根据外围市场的状况进行避险,这对外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的A股来说,确实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不过,A股的波动虽然会受到境外市场的影响,但决定股市长期走势的经济基本面具有较强韧性,这也让A股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独立于全球市场的“个性”。今年春节长假之后的走势就是典型的代表,虽然有疫情和境外市场下跌的因素,但A股的下跌一步到位,短短几个交易日就收复了单日重挫的失地。因此,对长线投资者来说,长假休市对股市走势的短期扰动,实际上并不需要刻意用“持股”或“持币”来划分,只要坚定自己的长期观点,按原先计划做就可以了。

而对交易周期较短,或者自认为“船小好调头”的散户投资者来说,不假思索选择“高抛低吸”,在长假前逢高出局、长假后再买回来,也未必会获得理想的效果。从最近十年的统计来看,“先蹲后跳”是A股在“十一”长假前后的常态。以上证指数为例,2000年以来无论是“十一”前20、前10还是前5个交易日,下跌概率都超过了50%;而“十一”后20个、10个和5个交易日,下跌概率则显著低于50%,以“先蹲后跳”来形容并不为过。特别是2015年以来,“节前调整、节后上涨”的走势占了80%,仅有2018年出现相反的走势。如果今年“十一”长假前走势平稳甚至有所下跌,那么下周节前的最后三个交易日将是逢低布局的良机。

(本文已刊发于9月26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