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并整理:杨晓猛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嘉宾:

王立新 大连市轻工联合会会长

大连达伦特集团董事长

刘大志 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李雷 德国欧博有限公司中国区域负责人

康复 大连浑元数据增长架构师

于波 大连仓储与配送协会秘书长

胡剑锋 大连创业工坊董事长

文起东 辽宁东盛集团董事长

方健儒 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涨价趋势将延续何时?

康复:自2019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上涨加速期,呈周期性、结构性循环特征。2021年,伴随新冠疫苗推出,全球经济进入恢复阶段,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虽和货币发行总量有关,但主要取决于产能结构和消费结构。若供需矛盾持续,基础材料供给能力有限或不足,价格超周期上涨趋势将持续5~10年。应密切关注不同国家战略利益结构变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刘大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主要因素:从短期看,美元流动性不可逆转,流动性宽松、市场有投机需求;从中期看,随着疫苗接种加快,全球经济有复苏预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经济增长具有同步性;从长期看,国际大宗商品新增产能有限、供给长期趋紧。

于波:从供给端看,受全球疫情影响,国际大宗商品生产供给不足,和供应链相关的物流交付等受到冲击,其价格大幅上涨;从需求端看,消费受到冲击相对有限。当国际大宗商品生产供给有所恢复,其加速涨价将趋向平缓,但结构性涨价中长期趋势不变。

李雷:从全球分布看,南半球多为原材料生产地,受全球疫情影响,处于供给端收缩状态;北半球多为原材料需求端,经济复苏预期,生产恢复、生产周期加速上涨。同时,美国货币刺激计划直接和大宗商品相关性增强,对其价格持续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资产类价格处于活跃期。

原材料持续涨价将对哪些行业产生影响?

康复:传统企业对基础原材料依赖性越强,其战略风险越高,尤其交付效能低的企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冲击更大。从企业战略层面看,需做好交付周期、交付成本、结算预期评估等部署,锁定利润可控、规避风险。

于波:对高耗能、高消耗、低端产品影响大。反之,对高技术、创新产品、耗能少的企业影响相对小。对原材料依赖强的企业,要做好长期保值、库中管理、渠道管理等,通过优化供应链提高周转交付效率。

刘大志:以铜和石油为例,铜是工业筋骨,石油是工业血液,它们的持续涨价影响工业制造、消费品传导,与之相关联的多个行业面临冲击。从结构调整看,应降低对传统原材料依赖性,加快技术创新,增加新材料应用,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和议价能力。

李雷:国际大宗商品属于金融衍生品范畴,周期性波动剧烈,甚至价格暴跌。未来,热销品要做好生产过剩、出口滞销的风险防范,需加快原材料分段采购、生产周期、供应链、汇率利率管理等。

方健儒:以汽车行业为例,电池、电机、底盘、内饰等主要原材料对铜、铝、锂等有色金属需求量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进入爆发期,进一步推高铜、铝、锂等原材料价格。应采取原材料价格联动机制、人民币结算、提前预付款等方式防控风险。

出口企业如何应对涨价周期及价格波动产生的风险?

王立新:一是用金融方法解决金融问题。货币金融助推了原材料价格上涨,要关注产业上游期货价格走势、变化规律,通过远期交易方式,期货产品价格对冲现货价格风险,平衡好采购价格。企业要以管理风险而非投机需求为手段,否则会放大风险。此方法适合产业化程度高、采购金额大的企业,不推荐中小企业。二是用非金融手段应对措施。企业要有诚信和契约精神,通过长期采购战略合作,锁定长期合同,进行远期交货产品。不断推进产业上游原材料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实施多种材料替代战略。通常小品类原材料因未进入期货交易所,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具有相对平稳性和市场预期。三是企业传递价格能力。产品差异化程度与传递价格能力具有正相关性,产品差异化程度越强,其传递价格上涨能力越强。企业加快产品文化创意能力建设及知识产权保护则不易被替代,其传递价格能力越强,消费者依赖度越高。四是企业制造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维度,如快速交付能力、定制化服务能力、创新服务能力等,强化服务能力比产品优势更有效。面对原材料涨价周期,有准备有实力的企业会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价值链地位。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生存是第一要务,有时策略性退出也是一种明智选择。

刘大志:出口企业应对涨价周期具体包括:提高原材料库存;锁定与客户长期订单和原材料价格;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控制能力;用好期货、期权等避险工具;签订柔性合同,与产业下游共同承担成本波动风险;加快技术创新和新材料替代,降低对传统原材料的依赖性;拓展出口市场范围;政府加大专项政策支持等等。

文起东:美元货币超发、全球经济复苏、游资炒作等因素,助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短期看,企业采用“囤货”办法应对价格周期性波动。从中期看,企业报价有效期要缩短、合同价格期限要缩短、配合交期要缩短;加工费用要有固定价格。从长期看,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降低对大宗商品原材料依赖性。

胡剑锋:产品制造者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要有逻辑和方法。从短期看,通过锁定供货价格或利用供应链金融“囤货”都是必须的合约手段。从长期看,企业要有独到之处,具有市场定价权、市场议价权才是最大赢家。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